圖三十二、培水經脈木人

一撥脈法傳承

循經感傳脈法」又稱為「一撥脈法」,在以針灸或其它方式刺激穴位時,常會在沿著穴位以上或以下出現酸、麻、脹等感覺,這樣的現像稱之為「得氣」,也表示著該經絡已達到通暢,氣血得以運行。在古代,這樣的現象稱為「循經感傳」,古人藉由長時間的大量觀察,首先產生「氣」的概念,最後慢慢衍生出經脉的觀念,再依此來作為治病的理論基礎。

古代「感傳脈法」的創始人是黃帝軒轅的醫臣俞胕,在《史記˙扁鵲倉公列傳》中有這樣的描述:當扁鵲經過虢國時,得知虢國太子死亡,在與中庶子的對話中,中庶子提及:「上古之時,醫有俞胕,治病不以湯液醴灑,針石撟引,案撫毒熨。一撥見病之應,因五臟之輸,乃割皮解肌,決脈結筋,搦髄腦,揲荒爪幕,煎浣腸胃,漱滌五臟,練精易形」,文中闡述的是:在比扁鵲更久遠的上古時期,即有醫者俞附,治病不以湯藥醴灑,而以砭石為治病工具,利用砭石加熱後行案法(按摩)或熨法,在身體上的肌肉、頭部、脊椎、胸腹部進行「一撥脈法」,使得「循經感傳」恢復正常的路線與規律,不再橫行別出,利用這樣「撥亂反正」的原理,使得患者精氣神能恢復,而達到治病的功效。

不同於俞胕的「感傳脈法」,扁鵲傳承的是「針致感傳脈法」,在扁鵲診治虢國太子「屍厥」之症裡,為我們留下了一個完整「循病分析」的驗案處方:「扁鵲乃使弟子子陽厲鍼砥石,以取外三陽五會。有閒,太子蘇。乃使子豹為五分之熨,以八減之齊和煮之,以更熨兩脅下。太子起坐。更適陰陽,但服湯二旬而復故。故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。」,由以上諸句可知扁鵲使用的是針法,而且俞胕治病時不配合湯藥,扁鵲則一起使用,很顯然的,從俞胕的「感傳脈法」到扁鵲的「針致感傳脈法」,已經有了相當大的進步,故扁鵲能有「死人復為生人」之雅稱。據考證,虢國太子名元徒,其墓中出土的兩件銅戈上有此銘文,虢國見於西周未,至春秋時代於西元前六五五年滅於晉,戰國時已不存,因此推斷扁鵲的「針致感傳脈法」應出現在西元前六世紀未至西元前五世紀初。

據《漢書˙藝文志˙方技略》云:「大古有俞胕,中世有扁鵲,漢興有倉公,今其技術暗味」,這裡所說的技術,即指「循經感傳脈法」。倉公複姓淳于,名意,是接受「感傳脈法」傳授的最後一代傳人,意受傳《扁鵲脈書》,此脈書包括了:《脈書上下經》、《脈法奇咳》(奇咳術、奇絡結)、《揆書陰陽外變》等篇。在《脈法奇咳》篇裡的「奇咳」指的是在正常的循經感傳中,應是由下往上縱行到達頭部,如果在上行的途中因趨病(遇到橫絡卡壓)而變為橫行於常軌或下降,則稱為「別絡」或是「奇絡結」,在倉公傳授弟子王禹時有這樣的描述:「教以經脈高下及奇絡結,當論俞所居,及氣當上下出入,邪正逆順,以宜鍼石,定砭灸處。」,而利用「一撥」的方法來操縱或改變橫出於常軌的「奇絡結」,則稱為「奇咳術」。

在《後漢書˙郭玉傳》記載:有老父不知何出,常漁釣於涪水,因號涪翁,見有疾者時下針石而效,針術高明,醫德超群,而且著有《針經》、《診脈法》(已佚)流傳於世,涪翁傳弟子程高,郭玉再受傳而得「方診六徵之技,陰陽不測之術」,並於東漢初期任職太醫丞。文中所云「陰陽不測」,正是扁鵲「聞陰得陽,聞陽得陰」的脈法真髓,可見涪翁《針經》與《診脈法》應是「循經感傳」的相關著作。

在(1993)四川綿陽市雙包山,位於涪江之畔,發掘的西漢木椁大墓內,出土了一件身高28.1 cm的經脈木人形(圖三十二),至今為止是世界上所發現最早標有經脉流注的木質人體模型,此「培水經脈木人」不只各部位比例合理,符合解剖學標準,而外在的明顯體表特徵如骨、腱及皮膚的正常隆起與凹陷,五官、乳、臍等外觀均正確表現。正如《內經˙素問》所云:「九針者亦從南方來」,與自古以來南方(四川培江即位於南方)即為針法盛行之地的記載相符,涪水之畔產生的三代師承著名的針灸家,與「經脈木人」在涪水的發現,顯然不是偶然的。

圖三十二、培水經脈木人
圖三十二、培水經脈木人

研究指出,此「培水經脈木人」應屬於先秦時代,其全身塗有黑漆並以紅色漆線繪出十條縱向的循行路線,但無文字及經穴位置標示,從木人的立體圖形可知,當時已有一定標準的具體經脉循行規範。在(1973)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漢代《足臂十一脈灸經》與《陰陽十一脈灸經》中,也僅記載循行路線而無穴位名,因此推斷經脉與穴位的發展應屬兩個各自獨立的系統,而且經脉發展的年代應早於穴位的發展,一直到了漢朝劉向、劉歆父子搜集編纂而成的《黃帝內經》一書中,才開始有穴名的論述。

「循經感傳脈法」肇始於俞胕,興旺於扁鵲,續斷於倉公,垂絕於涪翁。在倉公留下的二十多個診籍裡,多數所引用的脈法是「血脈脈法」,可見當時「感傳脈法」已被血脈診法或當世盛行的診法所改造、同化,因此才會出現血脈脈像的語言表達。事實上,倉公的診籍也開其先河,創造了一個「感傳脈法」與「血脈脈法」的過渡脈法,一直到了《靈樞》、《素問》、《難經》在東漢前期的成書,此種混合雜用的脈法已經定型,而真正的「循經感傳脈法」在涪翁、程高、郭玉之後,也只剩下個軀殼,漸漸由「血脈脈法」所取代,而徹徹底底的失傳。

經由對砭石操作法的研究,加上臨床上的印證,就如古籍所言「一撥見應」一樣,如果能正確操作砭石,患者很容易有「循經感傳」的感覺,而且病痛迅速消失。我們不敢斷言目前研究出的砭術等同於俞胕傳承的「循經感傳脈法」,但應是「雖不中,亦不遠矣」,若未來有更多的出土資料,或許能印證及增進我們運用砭石的技術。

購物車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