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方家醫道失傳於東漢末年

張仲景(公元150年–公元219年)自古以來被經方家封為「醫聖」,其集結著作《傷寒雜病論》歷來被奉為經方家主要楷模,不認識傷寒論無以成為經方家,《傷寒雜病論》似乎成為必須遵守經典之作,因此前無古人對其論著演進【內經】著作起源,岐伯為神農氏族後裔,是黃帝年代主流醫學,上古時代伏羲制砭創立砭術漸漸建構針灸醫學基礎,故尊「砭」為針灸之母,與神農氏建構本草在歷史洪流裡不斷演進,經方醫學傳至商朝宰相伊尹(前1649–前1549年)著作《湯液經》,據【史記殷本記】中有「伊尹以滋味說湯」的記載,可見伊尹的經方醫學,還是依神農氏族後裔傳承,以藥物「性味」說經方,但《傷寒雜病論》卻記載以六經病說經方,「滋味說湯」的醫道為何失傳了,探討原因必須從考古學談起,在1995年四川綿陽漢墓出土的公元前400年「涪水經脈木人」(圖1)只看到刻在木人上的經脈路徑並無穴位,還存在砭術一撥脈法只有經筋路徑無穴位階段,商朝伊尹(公元前1549年)早於「涪水經脈木人」年代,估計當時針灸醫學還在演進中,至東漢末年張仲景(公元150年)的年代,遇上開始流行十二經脈針灸學興盛期,可以說十二經脈六經辨證法,屬於當代的新興醫學,張仲景將十二經脈六經辨證法集結編入《傷寒雜病論》,未採用四性五味五臟三經辨證法說湯,十二經脈分五臟六腑陰陽六經辨證,屬針灸經脈醫學範疇,與古代經方藥物的設計法,以五味入五臟三經辨證不符,造成後代使用經方,認為只知其主治、功效就可以了,漸漸失去其經方醫道理論,「滋味說湯」的醫道,可以說從張仲景採用十二經脈六經辨證法,經方「醫道」就漸漸暗味,開始失傳了!

【傷寒論】方義無用論

【吳謙方解】:桂枝湯者,君以桂枝也。桂枝辛溫,辛能發散,溫通衛陽。
芍藥酸寒,酸能收斂,寒走陰營。桂枝君芍藥,是於發汗中寓斂汗之旨;芍藥臣桂枝,是於和營中有調衛之功。生姜之辛,佐桂枝以解表;大棗之甘,佐芍藥以和中。甘草甘平,有安內攘外之能,用以調和中氣,即以調和表裏,且以調和諸藥。以桂芍之相須,姜棗之相得,藉甘草之調和,陽表陰里,氣衛血營,並行而不悖,是剛柔相濟以相和也。
上述方解桂枝湯乍看之下說得很清楚,但似乎未能將五臟虛實情狀交代清楚,故後代醫家不明五臟虛實之義,只能依方解、經方背誦,強調功效、主治、組成,認為有效就好了,而方解內的「溫通衛陽…等」成為美麗用詞,湯方變成方義無用論,形同虛設。

用方三年,無方可用

唐代被尊稱為藥王的孫思邈嘗云:「學方三年,便謂天下無病不治;用方三年,方知天下無方可用。」何以「無方可用」?因為臨床上少有患者會依照固有成方的結構生病,疾病不但因人而異,且亦隨著時代、環境的變遷而有不同。孫思邈生於(公元541年) 晚於張仲景(公元150年)三百九十多年,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,不斷積累走訪,及時記錄下來,集結了他的著作《千金要方》。上述之言「用方三年,無方可用」可以發現孫思邈,也未傳承到三經辨證及經方設計的「法」,雖有《千金要方》卻無「法」,【史記】記載扁鵲六不治:云「人之所病,病疾多;而醫之所病,病道少」,人之病變化多端,疾病名稱也越來越多,醫者只摘用處方治病,用「方」不懂「法」,藥王孫思邈自然面臨「用方三年,無方可用」的窘境,可以看出經方醫道自東漢末年至唐朝漸漸失傳。

讀你千遍無法改變

曾經問過大陸的學生,在醫學院學習方劑學的方法?她說只能用「死記背書」應付考試的方法,老師教方劑學時讀條文滾瓜爛熟、倒背如流、似乎頭頭是道,可是下了課我們還是不懂,再問考試怎辦?答說沒辦法只有死記。的確,曾經看過教「內經」的教授,也是經文倒背如流,當時還真以為是內經高手。
近代的某位傷寒大家研讀《傷寒論》的心得分享:「我們讀《傷寒論》,首先可以由原條文入手,反覆地熟讀條文讀到滾瓜爛熟,尤其有方子的條文要特別注意。…」,讀《傷寒論》至少要500遍甚至5000遍。原來學習《傷寒論》都是必須讀你千遍不厭倦,但是我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,現代的中醫不再依法辨證,皆是由患者主述症狀,一個蘿菠(症狀)一個坑(經方)的開方對應,甚至造成處方內有複方加單方時,分析其單方竟與複方內容藥物的藥性有重複現象,這種亂槍打鳥的開方模式,可見雖讀你千遍還是無法改變,不懂、不會成為本來就應該的,懂經方設計法,醫道可以說失傳了。

還原方義滋味說湯

【素問】臟氣法時論:辛酸甘苦鹹,各有所利,或散或收,或緩或急,或堅或耎,四時五藏,病隨五味所宜也。湯方本依三經(五臟)虛實辨證後,分析湯方藥物五味五行補瀉設計組合,中醫傳承不知在哪出了問題,本草雖有藥物性味及五臟補瀉大義記載,但清朝御醫【吳謙方解】似乎失去古法滋味說湯傳承,方解成為美麗文字障難以理解,我們試著還原方義滋味說湯,重新論述桂枝湯方解:
桂枝湯者,肝寒(虛)之證用藥,今肝虛(寒)則脾實(寒)肺虛(寒),肝虛(寒)用桂枝(木中木)以辛補之、生姜(木中土) 以甘緩之,脾實(寒)用甘草(土中木)、大棗(土中木) 以辛瀉之,肺虛用芍藥(金中金)以酸補之。

病名非病因

【內經﹒素問】臟氣法時論:「肝病者,兩脇下痛引少腹,令人善怒,虛則目䀮䀮無所見,耳無所聞,善恐如人將捕之,取其經,厥陰與少陽,氣逆,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。取血者。
心病者,胸中痛,脇支滿,脇下痛,膺背肩甲間痛,兩臂內痛,虛則胸腹大,脇下與腰相引而痛,取其經者,少陰太陽,舌下血者。其變病,刺郄中血者。
脾病者,身重善肌肉痿,足不收,行善瘈,腳下痛,虛則腹滿腸鳴,飱泄食不化,取其經,太陰陽明少陰血者。
肺病者,喘欬逆氣,肩背痛,汗出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皆痛,虛則少氣不能報息,耳聾嗌乾,取其經,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血者。
腎病者,腹大脛腫,喘欬身重,寢汗出憎風,虛則胸中痛,大腹小腹痛,清厥意不樂,取其經,少陰太陽血者。」

內經晚期作品已由六經辨證法,升級為太陰、厥陰、少陰三經(五臟)辨證法,三經辨證法如上所述已將五臟虛實症狀,簡單扼要的歸納敘述出來,似乎要應對「清朝」後的西化入侵衝擊,現代的主流醫學認為病名即是診斷的結果,病名不是病因,用三經辨證法找出五臟虛實症狀,即可診斷病名的病因,例如「肝病者,兩脇下痛引少腹」,兩脇下痛可能被現代主流醫學檢查診斷,產生的病名為膽石症、脾臟腫痛、肝指數過高…,但膽石症、脾臟腫痛、肝指數過高只是病名,其肝實或虛病產生二臟、三臟或五臟病虛實對立才是真正的病因。

【傷寒論】桂枝湯,【功效】解肌祛風,調和營衛。【主治】外感風寒表虛證。頭痛發熱,汗出惡風,鼻鳴乾嘔、苔薄白、脈浮弱或浮緩。桂枝湯的功效、主治強調在外感傷風感冒,這可以說是一千八百年來的大誤解,難經中五十八難曰:『傷寒有幾?其脈有變不?然:傷寒有五,有中風,有傷寒,有濕溫,有熱病,有溫病,其所苦各不同。』上述所提及「有中風」外感傷風感冒病,病源皆來自於傷「寒」所引起,可見傷寒非來自外感傷風感冒,反倒是傷風感冒病源來自「寒」病引起,此「寒」病根源來自飲食寒性食物入胃偏異使然(內因),為何是來自寒性食物?

從【傷寒論】條文也可以印證「寒」病的病因,『太陽之為病 ,脈浮,頭項強痛而惡寒。太陽病,或已發熱,或未發熱,必惡寒,體痛,嘔逆,脈陰陽俱緊者,名為傷寒。 』六淫脈,浮者在寸部為「風」代表外因的風邪,緊為「寒」代表脾寒故關部如緊弦之脈,可見「寒」病表現為脈陰陽俱緊者,非浮者為「風」邪引起,桂枝湯主治只在外感風寒,可以說是一千八百年來對「寒」病的大誤解。

 

 

購物車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