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古法針灸

扁鵲流派古法針灸簡介
摘錄:扁鵲流派針灸傳承—奇咳術
作者:李相諒

何謂古法針灸?

「 古法針灸」,它就是「古法針灸」,不是「張三氏針灸」,也不是「李四氏針灸」。「古法針灸」是傳承自古扁鵲祖師爺,祖師爺傳師祖,師祖傳師公,師公傳老師,老師又傳授給我們,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去,是一套幾千年經驗的傳承,所以只要依法施治,祖師爺用了有效,師祖、師公、老師、我們,用了都一樣有效。

素問.氣交變大論:「善言天者,必應于人;善言古者,必驗于今;善言氣者,必彰于物。」也就是說善言古法者,必須先了解天體運行,善言天體運行者,便可找到人體氣之運行,善言人體氣之運行者,治病自然應驗予人,學習中醫必須尋根作起,尋根必須言古,「古法針灸」有一套完整的體系,內容包括了中醫學對「氣」與人體生理的認識,在這個生理學的基礎上,依脈診斷病理的變化,在「陰陽」、「五行」、「十二時」與「十四經」觀念的運用中取穴施針。我們常見現代的針灸師們,臨床療效結論一半有效,一半無效,追究其原因,多半是在「診斷」知病源的這個環節上出了差錯。另外,現代中醫科的針灸教學,用「某穴」治「某病」的觀念教授針灸,這不但混淆了取穴的觀念,而且忽略了整體的生理變化。

「某病取某穴」的觀念是學針灸者的大忌,例如:我們記「百會治脫肛」、「腰背委中求」,只要是脫肛患者,我們一定針百會穴;腰酸背痛患者,我們一律針委中穴,那麼就不須要了解中醫的生理學,也不須要把脈診斷了,只要問診,看是什麼証狀,我們就「依症取穴」就可以了,這當然是不對的!針百會能提陽上氣,所以中氣下陷造成的脫肛我們才針百會,若是中氣不足而脫肛,我們可能要補太衝,若是溼熱下注造成脫肛,我們可能要在委中刺絡去熱並且補脾經除溼,這些不同點都有賴於對中醫生理學的了解與診斷的能力。

「古法針灸」因為有一貫的傳承系統,觀念上依循古聖先賢的智慧,技法上遵循千年來的臨床經驗,儘管生活環境在改變,疾病的症狀在改變,人體的結構卻是不變的,所以「只要依法施治,必然有效」,這就是「古法針灸」重傳承、依古法的原因。

神醫扁鵲

扁鵲姓秦,名越人,是先秦時期影響最大的醫學家,也是中國歷史上首位被立傳的醫學家,除了《史記》為其立傳外,其事跡還散見於諸多古籍,如《戰國策》、《韓非子》、《列子》、《淮南子》……等等。

扁鵲是鄭人、盧人還是鄚人?
關於扁鵲故里,至今眾說紛紜,莫衷一是。據《史記》說,扁鵲是“勃海郡鄭人”。三家注《史記》劉宋裴駰集解引徐廣說:“鄭當為鄚,鄚,縣名,今屬河間。”勃海郡設於漢高祖五年,在扁鵲時代是不存在的,而且勃海也沒有鄭縣,因此,後世多認為鄭字是鄚字之訛誤。鄚即今河北省任丘縣之鄚州鎮。而西漢的揚雄在《揚子法言•重黎》中則稱:“扁鵲盧人也,而醫多盧”, 唐•張守節《史記正義》亦說扁鵲“家于盧國”又稱盧醫,盧國即今山東長清縣。“鄚”、“盧”是目前較普遍的看法,在這兩地也都留有扁鵲的遺跡。也有一些學者認為鄭字沒錯,鄭即今河南省之鄭州,不過此說似乎證據較為薄弱,在民間,鄭也未見有扁鵲事跡流傳。

扁鵲行醫
清朝著名醫藥學家趙學敏在《串雅•緒論》指出:“負笈行醫,週游四方,俗呼為走方。其術肇于扁鵲,華佗繼之。故其所傳諸法與國醫少異……。”將扁鵲視為走方醫之祖,我們由《史記》中的記載來看看扁鵲行醫的區域。

《史記•扁鵲傳》中記載了三個有關扁鵲行醫的故事,第一個是診斷趙簡子之病:

趙簡子為大夫,專國事。簡子疾,五日不知人,大夫皆懼,於是召扁鵲。扁鵲入視病,出,董安於問扁鵲,扁鵲曰:“血脈治也,而何怪!……不出三日必間,間必有言也。”
居二日半,簡子寤,語諸大夫曰:“我之帝所甚樂,與百神遊於鈞天,廣樂九奏萬舞,不類三代之樂,其聲動心。……”董安於受言,書而藏之。以扁鵲言告簡子,簡子賜扁鵲田四萬畝。

趙簡子為晉國大夫,晉國在今山西、河北、河南一帶,趙簡子的領地主要在山西晉陽一帶,因此這件是當發生在山西。扁鵲通過脈診,斷定趙簡子之病無大礙,三日內必醒,過了兩天半,趙簡子果然醒轉。這說明扁鵲精通脈理,無怪乎司馬遷說:“至今天下言脈者,由扁鵲也。”《淮南子•泰族訓》云:“所以貴扁鵲者,非貴其隨病而調藥,貴其壓息脈血,知病之所從生也。”《鹽鐵論•申韓篇》云:“扁鵲撫息脈而知疾所由生。”對扁鵲的脈診是極推崇的。

《史記•扁鵲傳》所記述的第二則案例是扁鵲醫治虢國太子尸厥的故事:

扁鵲過虢。虢太子死,扁鵲至虢宮門下,問中庶子喜方者曰:“太子何病,國中治穰過於眾事?”中庶子曰:“太子病血氣不時,交錯而不得泄,暴發於外,則為中害。精神不能止邪氣,邪氣畜積而不得泄,是以陽緩而陰急,故暴蹶而死。”扁鵲曰:“其死何如時?”曰:“雞鳴至今。”……扁鵲曰:“若太子病,所謂『屍厥』者也。夫以陽入陰中,動胃繵緣,中經維絡,別下於三焦、膀胱,是以陽脈下遂,陰脈上爭,會氣閉而不通,陰上而陽內行,下內鼓而不起,上外絕而不為使,上有絕陽之絡,下有破陰之紐,破陰絕陽,色廢脈亂,故形靜如死狀。太子未死也。……。”
  扁鵲乃使弟子子陽厲針砥石,以取外三陽五會。有間,太子蘇。乃使子豹為五分之熨,以八減之齊和煮之,以更熨兩脅下。太子起坐。更適陰陽,但服湯二旬而複故。故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。扁鵲曰:“越人非能生死人也,此自當生者,越人能使之起耳。”

按古虢國有東虢、西虢、北虢之別。東虢在今河南滎陽東北,西元前787年為鄭所滅。西虢亦稱城虢,在今陝西寶雞縣東,西周滅亡後,遷至河南陝縣東南,稱為北虢,支族仍留原地,稱為小虢。小虢於前687年為秦所滅,北虢則西元前655年為晉獻公所滅。一般認為《史記》本傳中的虢國指的是晉獻公所滅者,因此扁鵲過虢為虢太子治病的時間,當在西元前676一西元前655年之間,即虢國未被晉獻公所滅之前[1]。因此,這則故事的虢國最可能是在河南陝縣的北虢。在這則醫案中,扁鵲再次顯現其過人的診斷能力,透過與中庶子的問對,便判斷虢太子得的是尸厥之症,且尚能醫治,透過砭、針、藥、熨等醫療方式處理後,虢太子便霍然而癒。相同的案例在《韓詩外傳》中也有記載,不過處置的方法更多:

扁鵲入,砥針礪石,取三陽五輸,為軒光之灶,八減之湯,子同擣藥,子明灸陽,子游按摩,子儀反神,子越扶形,於是世子復生。

《素問・異法方宜論》中載有砭、針、灸、藥、按蹻導引五大醫術,五種醫術在《韓詩外傳》扁鵲治虢國太子的故事中都被運用上了,這反映扁鵲精通五大醫術,且能依照患者病勢深淺而選用適當的醫療方式。

《史記》中第三個故事是望齊侯之色:

  扁鵲過齊,齊桓侯客之。入朝見,曰:“君有疾在腠理,不治將深。”桓侯曰:“寡人無疾。”扁鵲出,桓侯謂左右曰:“醫之好利也,欲以不疾者為功。”後五日,扁鵲複見,曰:“君有疾在血脈,不治恐深。”桓侯曰:“寡人無疾。”扁鵲出,桓侯不悅。後五日,扁鵲複見,曰;“君有疾在腸胃間,不治將深。”桓侯不應。扁鵲出,桓侯不悅。後五日,扁鵲複見,望見桓侯而退走。桓侯使人問其故。扁鵲曰:“疾之居腠理也,湯熨之所及也;在血脈,針石之所及也;其在腸胃,酒醪之所及也;其在骨髓,雖司命無柰之何。今在骨髓,臣是以無請也。”後五日,桓侯體病,使人召扁鵲,扁鵲已逃去。桓侯遂死。

齊國在今山東,這則故事反映出扁鵲精於望診,透過望診即能準確說出齊侯病之所在及病情的發展,無怪乎《難經》云:“望而知之謂之神”,將望診列為四診之首。
除了上述醫案外,《史記》中又提到:

扁鵲名聞天下。過邯鄲,聞貴婦人,即為帶下醫;過雒陽,聞周人愛老人,即為耳目痹醫;來入咸陽,聞秦人愛小兒,即為小兒醫。

邯鄲是趙國都城,在今河北省邯鄲市。雒陽在今河南省洛陽市。咸陽陝西省咸陽市。“帶下”指腰帶以下,用以稱婦人,“帶下醫”即今之婦科醫生,由於老年人較易患耳聾、眼花及肢體麻痺等疾病,因此“耳目痹病”可以做為老年病的通稱,這段文字再次彰顯出扁鵲醫術高明,精於臨床各科,每到一處,便是當地民情所需,扮演不同科別的醫生。
如上所述,扁鵲行醫的足跡遍及河北、山東、山西、河南、陝西各省。然而《史記》又提到扁鵲“為醫或在齊,或在趙”,由於戰國時代各國相互征伐,國界遞有增減,扁鵲行醫之地可能時而屬齊,時而屬趙,故“為醫或在齊,或在趙”,因此,我們推論,雖然扁鵲行醫的區域遍及北方各省,但主要的行醫區域當在齊、趙交界的山東、河北一帶。

三、中國醫學傳承的地域性

中國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疆域遼闊的多民族國家,各地區之間的風土人情往往差別很大,因此古代學術思想的流派,常有強烈的地域性。同樣地,中國古代醫學也具有地域性特徵。如《素問․異法方宜論》中便提到:“砭石者,亦從東方來。……毒藥者,亦從西方來。……灸焫者,亦從北方來。……九針者,亦從南方來。……導引按蹻者,亦從中央出也。”將五大醫術的起源分屬五方。近代學者亦多有論及,如陳直依先秦醫家的活動區分為東西兩大派,即重在針灸的齊派,以及重在湯藥的秦派[2]。李建民則依脈學的地理性區分為燕齊、秦蜀、荊楚三系,燕齊一系的代表人物為長桑君、扁鵲、陽慶、公孫光、淳于意(倉公)、樓護 (以上皆為齊人);秦蜀一系的代表人物為醫緩、醫和、醫竘、李醯、夏吳且(秦)、涪翁、程高、郭玉、李助(蜀);荊楚一系的代表人物為苗父、醫駱 (巫醫)、張仲景 (方家)[3]。
扁鵲屬於東方的燕齊一系,古代東方,是東夷族之聚居地,崇奉鳥類為圖騰。《左傳•昭公十七年》記載郯子追述少暤(昊)說:“我高祖少暤摯之立也,鳳鳥適至,故紀於鳥,為鳥師而鳥名。鳳鳥氏,歷正也。玄鳥氏,司分者也。伯趙氏,司至者也。青鳥氏,司啟者也。丹鳥氏,司閉者也。祝鳩氏,司徒也。瞗鳩氏,司馬也。鳲鳩氏,司空也。爽鳩氏,司寇也。鶻鳩氏,司事也。五鳩,鳩民者也。五雉,為五工正,利器用,正度量,夷民者也。九扈,為九農正,扈民無淫者也。” 少皞部落是東夷族的一支,主要根據地在山東,少皞既以鳥記官,而扁鵲之名又與鳥有關,有學者即推論鵲是有靈性之鳥,是主管砭石的官,以此稱為扁鵲[4]。由此可看出扁鵲和山東有很深的淵源,而傳承《黃帝扁鵲之脈書》的公乘陽慶、淳于意是山東臨淄人,台灣古法針灸開山祖師孫培榮為山東臨沂人,師承表伯錢曾文,錢公也是山東人,扁鵲之傳承在山東是可以確定的。

[1] 蘇禮:《秦越人扁鵲是戰國時期人》《中醫文獻雜誌》,2010(3):23-24。
[2] 陳直:《文史考古論叢》(天津:天津古籍出版社,1988),頁298。
[3] 李建民:《發現古脈》(北京: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,2007),頁80-84。
[4] 孟慶云:《隔垣洞見一方人――中醫四診鼻祖扁鵲》《中醫藥文化》,2007,2(1):22-24

購物車
返回頂端